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的错误是

A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能观察到72或36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形成戊的过程虽然未经过地理隔离,却形成了新的物种

 

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幼苗丙的染色体数为18,秋水仙素加倍后形成丁,丁的染色体数目为36,幼苗丁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为7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36,A正确;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戊是四倍体,甲和乙均是二倍体,戊与甲杂交或戊与乙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三倍体不育,所以戊与甲和乙存在生殖隔离,戊是新物种,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镑病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1)(2)(3属于杂交育种

B过程2为减数分裂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查看答案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不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B高产青霉菌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C诱变育种提高了突变率,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中培育出了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

 

查看答案

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上已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都有使用,作用原理相同

BX射线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能够定向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

C杂交育种实现了不同亲本间性状的组合,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体现在两亲本的受精过程中

D可以使生物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