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

如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中⑤⑥表示结构,cf表示相应的物质,甲、乙表示相应器官;图3是一种血糖调控模式,已知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1中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O2浓度         b处,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2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刺激后,图2中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兴奋,引起分泌物质c增多,则物质c是_________________,最终引起e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e的含量偏高时,会抑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

3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散热而退烧,排汗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图2中⑥所分泌的__________物质f增多,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尿量减少。

4图3中A表示葡萄糖,当人体饥饿时,通过途径⑦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途径⑧促进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Ⅰ型糖尿病患者⑨⑩过程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1)高于 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2)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c和d (3)神经调节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胰岛A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不能 【解析】(1)脑细胞代谢消耗动脉血带来的O2,即a处O2浓度高于b处,CO2则相反。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刺激后,图2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分泌物质c增多,则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引起e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e的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若e的含量偏高时,会抑制c和d的分泌。(3)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散热而退烧,排汗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图2中⑥所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4)图3中A表示葡萄糖,当人体饥饿时,通过途径⑦作用于胰腺的胰岛A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途径⑧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Ⅰ型糖尿病患者⑨⑩过程不能正常进行。 【考点定位】神经和体液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请据图作答;

1在反射弧中,I产生的信号物质E是             。II膜上的F是           ,F与E结合后,引起细胞II产生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刺激_____细胞细胞I,从而引起胰岛素E的分泌增加,同时还可以引起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      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       细胞细胞II,刺激II产生       ,在该物质的作用下,经抗原刺激的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      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E是由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Ⅱ是        细胞

5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II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______属于/不属于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

草本植物D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人工引入草本植物D后对一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被类型B、C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主要植被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种群密度只/m2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B、C

D

39

14

15

33

对照区

B、C

B、C

39

39

15

148

1植物D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          特征和         特征。

2若调查草本植物D的种群密度,一般用        法,若调查该湿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釆用      方法,调查时,若捕捉鲫鱼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     偏高/偏低/无差别。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需要统计          的数值。

3人工引入植物D后,昆虫的种类和种群密度都大幅度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4下表是该湿地生态系统在实验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植被

1000

200

590

昆虫

100

15

64

食草鸟

20

7

11

食虫鸟

138

47

68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要维持其稳定性,除了生物群落外,还必须含有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激素类似物和植物自身激素作用相似,都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代谢的信息。

2本实验中,需用试剂处理月季插条的     填“形态学上端或“形态学下端”;由图中数据初步显示,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表现出      作用。

3该实验能否证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说明理由          

4为了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也能发挥类似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即也可促进微型月季插条生根,应在       μmol/L区间再设置系列浓度梯度重复试验。其依据的原理是生长素在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时,存在_____不同而          相同的情况。

5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         组实验。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嬙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接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夺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増长,最初有N。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

D利用鸭来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分及其关系,图2为其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有四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B图1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图2中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

D图2中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