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B.N-...

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BN-1-萘基乙二铵盐酸盐溶液

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

D班氏溶液

 

D 【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是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溶液之一,A错误;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溶液之一,B错误;氯化铬和氯化钡溶液在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用于制备样品处理液,C错误;班氏溶液是用于检测还原糖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不用班氏溶液,D正确。 【考点定位】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1)需要配制的溶液有: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亚硝酸钠溶液、提取剂(氯化镉和氯化钡)、氢氧化铝乳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配制标准显色液的基本步骤是: ①用 刻度移液管 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 亚硝酸钠 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 ②向各管加入2.0m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④最后用 蒸馏水 定容到50mL。 (3)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步骤是: ①称取 0.4 kg泡菜,粉碎榨汁,过滤得约200mL汁液。 ②取100mL汁液倒入500mL容量瓶,添加200mL 蒸馏水 和100mL 提取剂 ,摇床振荡1h,再加40mL 氢氧化钠溶液 ,最后用 蒸馏水 定容到500mL并立刻 过滤 获得滤液。 ③将滤液60mL移入100mL容量瓶,用 氢氧化铝乳液 定容后过滤,获得 无色透明 的滤液。 (4)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依次加入2.0mL的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和1.0mL的 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 ,并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 标准显色液 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A氢氧化吕乳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镉溶液        D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清水与盐的质童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

D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无氧环境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点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2图中当02浓度达到J点以后,C0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                 

3图中“02吸收量”这条线可以表示               呼吸强度,“C02释放量”这条线可以表示                呼吸强度;当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的起点时,其对应的02浓度为         

4图中细胞呼吸对有机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最低的点对应的02浓度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对一块荒地中由植物、田鼠和鼬3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单位:cal/hm2•a。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请据表分析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2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第二营养级GP的两大去路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及                   

4鼬有肛腺,可放臭气以自卫,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5如果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该地生物群落      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查看答案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是反射弧的________,图乙指的是图甲中哪一结构[  ]        [  ]中填字母

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图乙中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3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请补充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