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C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 【解析】依题意可知: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中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载体蛋白,因此Na+、K+都不能通过;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加入的缬氨霉素发挥了载体蛋白的作用,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A、B、D三项均正确;K+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其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项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围绕题意信息“双分子层的人工膜只有加入缬氨霉素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联想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查看答案

用丙酮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 S1=2S2    B. S12S2

C. S12S2    D. S2S12S2

 

查看答案

取下列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将其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小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液泡

 

查看答案

对某动物细胞提取荧光标记实验,如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查看答案

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具有流动性

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物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 ①④②⑤③    B. ①②④③⑤    C. ①④②③⑤    D. ①②④⑤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