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部分细胞膜蛋白有催化作用 B.被动运输不需要...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部分细胞膜蛋白有催化作用

B被动运输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C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与膜蛋白无关

D激素对靶细胞发挥作用必需依赖膜蛋白

 

A 【解析】部分细胞膜蛋白有催化作用,使得一些反应可在细胞膜上进行,A正确;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错误;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与膜蛋白(神经递质受体)有关,C错误;激素对靶细胞发挥作用一般需先与特定的膜蛋白结合,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但也有一些激素如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传递信息时不需要膜蛋白参与,D错误。 【考点定位】膜蛋白 【名师点睛】常考的四种“膜蛋白”: (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膜蛋白——糖蛋白。 (2)膜载体蛋白:是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是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RNA酶的合成都需要模板

B. P元素是蛋白质、脂肪、核酸的组成元素

C. 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基本单位和空间结构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查看答案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是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图D为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请画出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图像。

但如果在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

+ + + + +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中加入的C是         ,步骤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           。若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            填“深于”或“浅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为探究长期雾霾天气下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兴趣小组将长势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等量黄瓜植株分别在正常天气和人造雾霾天气其余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密闭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到雾霾环境下黄瓜植株叶片的颜色呈墨绿色比正常天气下的叶片颜色深。兴趣小组推测黄瓜植株通过             来增强对雾霾天气的适应能力。兴趣小组可以用            法分离两种环境中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比较两条滤纸条的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图为学校兴趣小组在大棚栽种黄瓜的光合作用研究结果。在光照条件下,研究所通过测定        来反映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

2若夜间测量,还能得到            的速率。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夜间测量的结果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导致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

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       151          49            

雄果蝇       148          26             28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              。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是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