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

下列关于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

 

C 【解析】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因子”,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重组,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 【名师点睛】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同事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实验原则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S型细菌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 实验结果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细菌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 物质 两实验联系: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 (2)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C阶段结束之后DNA含量才增加一倍

B2~173 h期间,DNA分子可处于解旋状态

C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2~173 h期间活动旺盛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73~193 h

 

查看答案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C.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查看答案

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的遗传系谱图,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B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系谱图中Ⅱ-3和Ⅲ-3一定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Ⅲ-3与一正常男性婚配通过遗传咨询不能杜绝该遗传病的发生

 

查看答案

图甲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K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所示的变异类型均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图乙CD,EF段均可发生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均等分裂

C图甲中左图细胞对应图乙的AB段的某一时期

D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K的变化,则纺锤体、染色体和细胞板都可出现在CD段

 

查看答案

BrdU5—嗅尿嘧啶脱氧核苷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若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在染色单体中,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出根尖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颜色差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B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着色均一样

C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均有1条链含有BrdU

D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均有1条或2条链含有BrdU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