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可能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 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C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

 

A 【解析】BC段所对应的时刻是2~4时,室外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CO2浓度增加减慢,A项正确;由于FG段对应的时刻室外温度较高,植物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因此CO2浓度下降不明显,B项错误;由图可知,在D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光合作用从D点之前已开始,C项错误;H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且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D项错误。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有机物情况变化曲线及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 【热图呈现】 解读 (1)有机物情况变化曲线解读(图1) ①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ce段。 ②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bf段。 ③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Og段。 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P-SM-SN。 (2)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解读(图2)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对应时刻,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对应时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

C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

下面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由10个这种氨基酸组成的是( ),该条多肽中含有( )个氧原子

A. —C7H7O,十肽,11    B. —C7H7,十肽,11

C. —C7H7,九肽,10    D. —C7H5NO,九肽,11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衣藻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前期,中心体进行复制并移向细胞两极

B在中期,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牵引染色体移到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C在后期,线粒体为染色体被牵引到细胞两极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试验中,卡诺氏液使细胞解离,且该实验成功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植物细胞可以达到染色体加倍的效果

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 甘蔗茎的细胞含有较多的糖类,且近乎于白色,适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