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B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A 【解析】结合题意分析过程图可知,过程①与过程③互为相反,故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A正确;过程②翻译的产物不同,故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核糖核苷酸和ATP,C错误;上图的反应需要EBV自带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催化,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不能发生上图的反应,故不会引起EBHF,D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及其增殖过程 【名师点睛】 1.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 (1)细胞生物及噬菌体等DNA病毒的中心法则: (2)烟草花叶病毒等大部分RNA病毒的中心法则: (3)HIV等逆转录病毒的中心法则: 2.易错易混——明确不同细胞中的中心法则途径: 高等动植物只有DNA复制、转录、翻译三条途径,但具体到不同细胞情况不尽相同,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无DNA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信息传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需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

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只能用碘液进行检测

B. 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叶绿体的存在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物质和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B. 核糖体和tRNA的合成均会出现碱基配对

C. 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查看答案

1)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鉴定正常人一次食用大量糖后,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

2)实验原理:

3)实验材料:正常尿液、待测尿液、葡萄糖溶液、洁净试管、滴管、斐林试剂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为l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加入相应的液体。 1号试管:加2mL正常尿液; 2号试管:加2mL葡萄糖; 3号试管:加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             。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1号试管现象:    

②2号试管现象:    

③3号试管现象:若             ,则说明该尿液不含葡萄糖;若             ,则说明该尿液中含葡萄糖。

 

查看答案

1)已知图1的分子结构式右上角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A)。则图1所示的核苷酸的中文全称是             。该核苷酸是构成             原料。

2)图2为一条核苷酸长链的片段,据图回答:

图中所示123的名称分别是                                      

此结构中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             ;大多数生物有两种核酸,其中只有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通常由             条图2所示的核苷酸长链构成一个             分子,该分子合成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