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

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己分裂,细胞内不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B 【解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己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4+XX或YY, 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可能为C。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名师点睛】XY为性染色体,是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分离,所以配子中要么有X,要么有Y;减二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同,后期时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⑧④⑤    D④③④⑥

 

查看答案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学两大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查看答案

某家族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见右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1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写出下列两个个体的基因型:Ⅲ          ,Ⅲ          

3若Ⅲ和Ⅲ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4已知正常人中丁病携带者的概率为,若Ⅲ7和一个正常女性婚配,则所生子女中患丁病的可能性为              ;很不幸,二人的第一胎确实患丁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患丁病的可能性为      

 

查看答案

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种类型。单尾鳍鱼观赏性差;双尾鳍鱼尾鳍宽大漂亮,观赏性强。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尾鳍。用不同类型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子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4:3:1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1:1

1由实验_________可知,控制双尾鳍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只在雄性中表达出相应性状。

2实验①中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子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双尾鳍个体比例为_______若用实验②中子代单尾鳍雌性个体与双尾鳍雄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需体现性别

 

查看答案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           ,该图中同时出现两个B基因的概率是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      段,图甲中,处于图乙GH阶段的是            填序号).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         ,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           段的变化

4由图可知,该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为            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