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现有3志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

现有3志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 【解析】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其单一变量是酶的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单一变量是温度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甲试管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需水浴加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C正确。乙试管与丙试管条件下,淀粉都不能被水解,加斐林试剂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考点定位】酶和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酶的作用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酶催化时,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低

B酶起作用的部位是细胞内或细胞外

C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图中的a指发生化学反应需提供的能量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 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所有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查看答案

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 据图可确定为被动运输

B. 物质以③④两种方式通过细胞膜也需要消耗能量

C. 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D. 葡萄糖以方式进入人体红细胞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不同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有关

B. 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加入呼吸抑制剂后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会发生改变

C. 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

D. 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

如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乙

C. 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亮一暗一亮的结构

D.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分子可以运动,但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