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④______。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像是_______填序号,视野最大的图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填“长度和宽度”、“长度或宽度”“面积”、“体积”;若此时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_个。

 

(1)D C (2)③ ④ (3)100 长度或宽度 10 【解析】(1)分析图像可知,由④→①→②→③,视野中细胞数量由多到少,细胞体积越来越大,说明放大倍数越来越高;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组放大倍数为100×, B组放大倍数为200×,C组放大倍数为40×,D组放大倍数为400×,因此与图像③对应的是D组,与图像④对应的是C组。 (2)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视野的范围越小,所以视野最暗的图像是③,视野最大的图像是④。 (3)组合A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若此时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则在长度和宽度两方面均缩小4倍,此时视野中细胞为160/(4)2=10个。 【考点定位】显微镜及其使用 【名师点睛】 1.显微镜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c c×(1/n) 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d d×(1/n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鉴别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尿中含有的某些特殊化学成分,不同的化学试剂能够与某些特殊成分反应产生___________来进行区分。

2)鉴别过程:

用三支试管分别取三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____________试剂,再将这三支试管___________,如果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试管中盛的是糖尿病人的尿样。

另用二支试管分别取剩下的两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分别向两只试管先加入____________,再向两试管加入____________振荡摇匀,若一试管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则该试管的尿样为肾炎病人的尿样,另一试管中盛的正常人的尿样。

 

查看答案

如图分别是蓝藻A图和衣藻B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B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_性。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_________,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性。

2蓝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物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______自养/异养型生物。

3C图所示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它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4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 q+1    B. p﹣1    C. q﹣2    D. p+1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为核糖核苷酸长链

B. 2为脱氧核糖

C. 4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 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查看答案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 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