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其致病作用主要由产生的外毒素引起,其外毒素的毒性...

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其致病作用主要由产生的外毒素引起,其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在细胞增殖时因染色体的复制导致DNA加倍

B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蛋白质类物质

C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质基质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A 【解析】破伤风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A错误。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蛋白质类物质,B正确。破伤风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能量来源于细胞质基质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名师点睛】学生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混淆不清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 膜和核仁、染色体 有核膜和核仁、染色体 转录和 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请在下面写出与b1生理状态有关的反应式:

2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_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

05

075

1

23

3

35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增加、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假设光合产物只为葡萄糖__________mg四舍五入到整数

 

查看答案

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1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期。

2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

4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11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乙过程能量转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暗反应强度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3g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_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__点。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第2—6天,种子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__,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导致干重增加。6天后种子干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种皮未突破前,种子以无氧呼吸为主,第4天,实验小组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机物______________增多,该物质产生于细胞的__________中,产生该物质的葡萄糖占被分解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_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3)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大豆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大豆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_℃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00mm2 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___μmol

4)研究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大豆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产生,其次沙尘堵塞大豆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

 

查看答案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是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 ICOP II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乙之间的运输。

1细胞中某些由核基因编码的多肽会在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并通过图中COP II沿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乙→甲”的方向运输,经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分拣后为囊泡形式分泌出细胞。

2在甲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甲中大量积累,此时细胞会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蛋白质合成,或增加识别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________调节。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渗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为胰岛素,可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结合,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___________功能的分子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