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

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产生的。有实验证明,这些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既形成了微核。

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小组欲探究某农药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农药处理水稻,然后用水稻的组织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微核率1000个细胞所含有的微核数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应该取水稻的______________细胞制作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3微核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微核,应该用____________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选择处于___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4某人用大肠杆菌来做这个实验,能不能看到微核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10分)(1)农药的浓度 微核率 (2)(根尖)分生区 漂洗 染色 (3)DNA和蛋白质 碱性染料 分裂间 (4)不能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解析】(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农药对水稻的毒害作用,自变量是农药的浓度,因变量是微核率。 (2)微核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应该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制作装片,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由题意“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断产生的”可知:微核的化学本质是DNA和蛋白质,如果要观察微核,应该用碱性染料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微核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验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微核。因此用大肠杆菌来做这个实验,不能看到微核。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及其相关的实验设计、原核细胞的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一为桃树,二为龙爪槐,请回答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回答ABBA

桃树______;龙爪槐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________,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处理。

4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以除去杂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在此浓度下杂草生长_____________,而单子叶植物水稻在这一浓度则能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流计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一只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显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时膜电位的是图乙

B能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图甲

C图乙所示状态没有离子进出神经元细胞

D图丙中指针的偏向与钠离子内流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查看答案

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蛋白质的种类     B高尔基体的数目

C中心体的数目      D细胞膜的面积

 

查看答案

下列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