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酸奶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酸奶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__

2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

3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

4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变为________

 

(每空1分,共7分)(1)18℃~25℃ 30℃~35℃ (2)毛霉等 培养基 (3)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4)制造缺氧环境 玫瑰红 【解析】(1)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18℃~25℃.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30℃~35℃。 (2)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等,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3)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4)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缺氧环境;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出现玫瑰红色。 【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腌制泡菜 【名师点睛】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较:   酵母菌 醋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生活方式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适宜温度 20℃左右 30℃~35℃ 主要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二分裂生殖 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牛二甲基硫醚DMS。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3研究发现,海洋中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产生SO42-,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5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          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的。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使胰腺兴奋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__________反射,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图2中突触是由_________写数字组成的,与2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当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_____区流向_____区。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____________作用。若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______。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__________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_________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病。

5图4中内环境主要有_______写数字。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饥饿时,8处的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10处。

 

查看答案

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_Bb

A__bb

A__BB或aa____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让纯合白花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                       ,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                       ,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

 

查看答案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2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            。若Ⅰ中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          白粒管填“深于”、“浅于”或“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        白粒管填“深于”、“浅于”或“无明显差异”,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B.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 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 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