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B.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C.抗生素能阻断细菌内核糖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内核糖体的功能
D.抗生素能阻断细菌线粒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线粒体的功能
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其体内细胞液浓度最高的细胞是( )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根分生区细胞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因为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B. 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C. 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D. 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C.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
光照的1h时间内,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
糖总量为3mg
B.光照1h时间,第1、2、3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1h时间,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8℃至30℃之间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