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起因于DNA...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起因于DNA损伤。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复合性杂合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在控制性状时进行的是逆转录过程

B突变基因直接控制该疾病,不需要转录和翻译过程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人类白化病基因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作用原理不同

 

C 【解析】突变基因在控制性状时进行的是转录和翻译过程,没有发生逆转录过程,A错误;突变基因直接控制该疾病,需要转录和翻译过程,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人类白化病基因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故作用原理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b.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转录已经结束、翻译开始

B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完全相同的多肽链

 

查看答案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肽链中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查看答案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A3  900       B4  900         C4  420     D3  420

 

查看答案

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中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0条        B5条        C10条        D20条

 

查看答案

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