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水浴加热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蓝色
 


 

脱色的材料
 

B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需要
 

西瓜瓤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不需要
 

豆浆、牛奶、鸡蛋清
 

D
 

脂肪
 

苏丹染液
 

橘黄色
 

不需要
 

花生种子
 

 

 

B 【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不需要加热,脱色的材料可以避免生物组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50-650C)加热时,会生成砖红色沉淀,最好选择还原糖含量较高且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色植物组织,绿色叶片或西瓜瓤有颜色,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B错误;豆浆、牛奶、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不需要水浴加热,花生子叶富含脂肪,是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D正确. 【考点定位】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Ⅰ我国科研人员克隆了100多个重要基因,取得了抗虫棉、抗虫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等一批重大转基因成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虫棉中转入的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该基因编码的Bt蛋白对哺乳动物           填“有”或“无”毒害作用。

2每一种Bt毒蛋白的杀虫范围有限,对现有的毒蛋白进行              ,使其具有更广杀虫范围,属于             生物工程的范围。

3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关注与日俱增,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           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争论。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                 、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             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原理。

3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模式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  

A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B城市环境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查看答案

[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2015年“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            法,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为            填“乙醇”或“乙酸乙酯”,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         ,以提高效率。提取过程中宜采用     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加热时瓶口要安装装置,所得液体浓缩前进行              

2黄花蒿精油是从黄花蒿的花蕾中提取的,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的乳浊液呈         色,此时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然后再加入               ,得到纯精油。

 

查看答案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宄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宄者做了如下实验。

1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2研宄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查看答案

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弯尾性状为           性。

2让F1雌雄鼠交配,其中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3在雌鼠群体中有19%的弯曲尾个体,则鼠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让群体中正常尾雄鼠与弯曲尾雌鼠交配,后代中出现正常尾雄鼠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

研宄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宄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引起皮肤血管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         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0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