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

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复制加快

B.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功能趋向专门化

C.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

D.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D 【解析】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不复制,A错误;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不变,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B错误;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C错误;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生命历程 【名师点睛】 1.衰老细胞的特征可用“低”“慢”“少”“大”“折”五字概括,其含义是: (1)“低”是指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2)“慢”是指细胞呼吸变慢。 (3)“少”是指线粒体数量减少。 (4)“大”是指细胞核和线粒体体积增大。 (5)“折”是指核膜不断向内折叠。 2.细胞凋亡 (1)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涉及细胞生命历程中的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 (2)在此过程中编程性细胞死亡的意义是有助于机体正常发育的完成。 3.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及凋亡的结果和遗传物质变化   结果 遗传物质变化 细胞分裂 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细胞分化 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癌变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细胞凋亡 细胞正常死亡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 14 小时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中糖蛋白明显减少

B.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中的磷脂含量和种类

C.糖蛋白和糖脂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

D.脂类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与膜中蛋白质的种类有关

 

查看答案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测交实验中F1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从细胞水平上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

下图Ⅰ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中心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曲线,则Ⅱ图中能正确表示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曲线是:(     )

A.曲线 a      B.曲线 b      C.曲线 c     D.曲线 d

 

查看答案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