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

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

1图2中植物为图l中的_________;在图l的A、B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2B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在B点时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

3与C点相比,B点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_。

4图2中温度从25℃上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

 

(12分)(1)甲 线粒体、叶绿体 (2)植物甲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需的光照强度 > (3)少 (4)增加 【解析】(1)图2中植物在25℃黑暗环境中的呼吸速率为2,对应图l中的甲植物.在图1A、B点时,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B点表示甲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即此时植物甲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需的光照强度。由于植物的根、花等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确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时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3)与C点相比,B点光照强度弱,产生的ATP和还原氢较少,则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慢,所以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少。 (4)图2中当环境温度刚超过25℃时,净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用水培法栽植的小麦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时,绘制出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

2若温度升高3℃,B点将向       方移动。

3本实验是将植物栽植在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烧杯中:若不补充培养液,发现一段时间后有些离子浓度会高于最初的浓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若不断添加此种培养液以保障营养充足。一定时间后仍然出现了缺乏无机盐离子的症状,其原因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写出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_______

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1____2_____3______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填<、=或>)

高度比较:H1______H2

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比较:B_____C

水分子扩散速率比较:A扩散到B __________A扩散到C

若整个装置是固定的,往A中加入较大量清水后,达到平衡时B漏斗液面与A清水的高度差为H’,则H1_____H’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甲乙丙3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⑧的功能是             

2若用图乙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_______填图中标号,在03g/ml蔗糖溶液中_______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图丙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乙所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标号细胞器中,两种生物膜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在新鲜绿叶中光合色素共有4种,其中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元素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D需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