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

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温度为20℃

 

C 【解析】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A正确;大豆在收获时节,叶片发黄,叶绿素大量分解,所以叶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B正确;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倍的点有B、D点,C错误;图2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就是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20℃,因此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D正确。 【考点定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 h

 

查看答案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光照的1h时间内,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B光照1h时间,第1、2、3组植物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1h时间,四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8℃至30℃之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C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查看答案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B. V1V2都是由慢变快

C. V1V2都是由快变慢

D. 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查看答案

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其体内细胞液浓度最高的细胞是(    )

A. 根毛区细胞    B. 叶肉细胞    C. 导管细胞    D. 根分生区细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