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B. V1V2都是由慢变快

C. V1V2都是由快变慢

D. 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A 【解析】由题意可知,V1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水分子的速度,V2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水分子的速度,V1>V2,随时间的推移,V1逐渐减小,V2逐渐增加,二者逐渐达到平衡,半透膜内的液面不再上升,因此,由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是由快变慢;施加压力后,由于外界的压力,从半透膜出来的速度增大,故选A。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名师点睛】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半透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通过蔗糖分子分子不能通过,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相同时间内浓度低的一边往浓度高的一边运动的水分子更多,使浓度高的一边液面不断升高,当浓度差产生的力和高出的液面的重力相等时就形成二力平衡,水分子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液面不再升高,此时液面高的一侧浓度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其体内细胞液浓度最高的细胞是(    )

A. 根毛区细胞    B. 叶肉细胞    C. 导管细胞    D. 根分生区细胞

 

查看答案

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B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C抗生素能阻断细菌内核糖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内核糖体的功能

D抗生素能阻断细菌线粒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线粒体的功能

 

查看答案

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50肽水解得到的多肽的氧原子比原50肽少

B.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只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H2O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