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成分 | 牛肉膏 | 蛋白胨 | NaCl | H2O |
含量 | 0.5g | 1g | 0.5g | 100mL |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3)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
(4)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
(5)从配制培养基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防止杂菌污染的具体操作事项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6)如果是用试管培养微生物,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将其放入_________℃冰箱里保藏,但这种方法的保存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需要放在_________℃的冷冻箱中保存。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6400只灰身果蝇和3600只黑身果蝇,让其中的灰身果蝇随机交配,得到的后代中Bb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__,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 测定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在 __________部位被暗反应消耗。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 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 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 __________(促进/抑制)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有无豌豆素的性状由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选用实验一的F1与品系___________杂交。
结果: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__________(填低渗/高渗)溶液中进行。
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
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