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有无豌豆素的性状由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选用实验一的F1与品系___________杂交。
结果: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__________(填低渗/高渗)溶液中进行。
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
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
红花和白花是香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2植株自交,F2全开白花;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1 809株,白花1 404株。下列那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
A.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白花为显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花为显性性状
C.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
D.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
用某动物精巢为材料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并绘制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可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