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但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其大致过程如下:
Ⅰ.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液,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奶牛受精卵;
Ⅱ.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形成重组细胞;Ⅲ.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Ⅳ.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奶牛的精子进行__________处理。受精时,往往一个卵母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的生理反应包括_________
(2)实验步骤Ⅲ中,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 和动物血清。
(3)实验步骤Ⅳ中,在胚胎移植前可以取囊胚的 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应选择性别为雌性的奶牛胚胎进行移植。
(4)若需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奶牛,现有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A:在步骤Ⅳ中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进行上述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进行操作。
方法B:在步骤Ⅳ中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普通黄牛的 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新胚胎。为获得大量可供移植的胚胎细胞核,可将早期胚胎细胞分离出来,在添加了的 培养液中,将其培养成能够增殖而不发生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再从该细胞中提取所需的细胞核。上述两种方法中,最能保持步骤Ⅳ中早期胚胎细胞遗传特征的是方法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能有效地改善视力。下图为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具体流程的文字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对蓝莓进行组织培养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
(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此外,常常需要添加 。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
(3)图中蓝莓组织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其①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4)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其比值较高的过程是 (选填“②”或“③”)。
(5)蓝莓花青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在60℃以下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提取,可用溶剂萃取法,考虑到色素提取液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在下述方案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 (填序号)。
①清水+甲醇;②盐酸+乙醇;③柠檬酸+丙酮;④柠檬酸+乙醇,
(6)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 。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 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 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如图所示的是人体稳态调节过程网络。请据图回答:

(1)免疫系统是由 、 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其中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抗体化学本质是 ,它是由 细胞产生分泌的。
(2)肿瘤坏死因子等刺激作用神经,会使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细胞内暂时储存在 结构内。
(3) 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肾上腺皮质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为 ;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方面会通过调节机制作用于免疫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作用于 ,使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甜荞麦是异花传粉作物,具有花药大小(正常、小)、瘦果形状(棱尖、棱圆)和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等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利用纯种甜荞麦进行杂交实验,获得了足量后代,F2性状统计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花药正常∶花药小=452∶348
瘦果棱尖∶瘦果棱圆=591∶209
花果落粒∶花果不落粒=597∶203
(1)该小组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两个相邻的荞麦种群,它们植株的形态、花色均不相同,但在其相邻处却出现了少量可育的杂交后代。这两个种群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原因是 。
(2)花果落粒(DD,♀)与不落粒(dd,♂)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性状,这可能由母本产生配子时 或 所致。
(3)花药大小的遗传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F2花药小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4)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② ;
③统计后代中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 ,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 ,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下表是有光条件和无光条件下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对比实验的结果;下图表示将旱冬瓜幼苗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 萌发率/% | 平均萌发率/% |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光照处理 | 81 | 77 | 89 | 82.3 |
暗培养 | 0 | 2 | 0 | 0.7 |
增补光照 | 70 | 75 | 86 | 77 |

(1)农民播种旱冬瓜种子时不盖土或盖薄土,这是为了满足该种子萌发对 的需求,客观上也保证了萌发后根部呼吸对 的需求。若氧气供应不足,根细胞内的 部位会产生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乙醇。
(2)在暗培养条件下喷适宜浓度的 激素类似物,也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
(3)据图分析,0~5 min内,消耗氧气的具体部位是 ,5~15 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5)如果旱冬瓜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 min,旱冬瓜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