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不同地点植物的分布情况,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的调...

下图为不同地点植物的分布情况,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的调查,表中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1图一c处水域受到重金属污染后,海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数量锐减,而沙蚕等动物变为优势种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影响a、c处植物分布主要因素分别是            

3若要调查b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方法可选用          

4输入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5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表格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10分) (1)群落 (2)温度 光照 (3)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4)2.48×1010 A (5)3.20% 否(2分) 【解析】(1) (2)由图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影响a、c处植物分布主要因素分别是温度、光照。 (3)调查b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计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4)分析表格可知,A为生产者,输入表中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由生产者(A)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所以输入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2.48×1010J/hm2•a。 (5)分析表格可得出:A→C→B,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B)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A)的同化量=2.40×107÷7.50×108=0.032=3.2%。 【考点定位】群落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生态系统还缺少           

2大气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到生物群落中,以       形式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等,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4如果从其它环境迁入一种以A为食物的生物E,则它和D之间具有     关系。E迁入后,初期没有天敌,则可能会引起C      增多/减少

 

查看答案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

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

5下面左图表示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a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b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区域,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0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并捕获未标志的90只,标志的10只,那么t1时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 

A大于180只     B等于180只     C等于200只     D小于200只

c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和丙、戊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C戊是分解者,但不一定是微生物

D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是乙1和丙1、乙2和丙2

 

查看答案

下面为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