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1配制培养基:通常加入琼脂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2重复实验: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 型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

3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②观察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的结果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_________型菌中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____________

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髙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3)①A、B、C 基因重组 不相同 ② C ③ S 转化因子 (4)D 【解析】(3)①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由于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所以都是对照组;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所以是实验组.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整合到R型菌体内,所以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因而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不相同. ②如果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则C组实验中应出现S型菌,所以根据C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4)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由于S型菌的DNA被DNA酶水解,所以R型菌不会转化成S型菌,小鼠存活;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由于S型菌能使小鼠死亡,所以小鼠不能存活;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由于高温加热后R型菌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加入S型菌的DNA后也没有新细菌产生,小鼠存活;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由于高温加热后S型菌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加入R型菌的DNA后也没有新细菌产生,小鼠存活.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名师点睛】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既需要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__________相间、不同。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若该DNA分子中的碱基A+T为70%,其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U为2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1

15NH4C1

14NH4C1

14NH4C1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轻带14N/14N

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________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①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②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II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III—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若III—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II一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III一11与III一13婚配,则其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爱好者在重复孟徳尔豌豆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选取豌豆的髙茎植株与矮莲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髙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3 1,而是出现了髙茎:矮茎=35 :1,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他所写的简单研究思路,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杂种子一代Dd变成了四倍体DDdd, 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___________相应比例为___________。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的,子二代出现了___________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 :1。

2为证明以上的分析是否正确,需通过___________实验来测定子一代的基因型,应选择待测子一代豌豆和___________豌豆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高茎:矮茎=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该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XY

XX

XXX

XXY

X0

XYY

性指数

05

1

15

1

05

05

人的性别

男性

女性

超女性

男性

女性

超男性

果蝇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

 

 

 

死亡

雎性

雄性

雄性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___染色体,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一般是_____________。

2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量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当性指数≥1时,果蝇为___________性:当性指数≤05时,果蝇为___________性。

3某人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原因是_____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_时期 ,该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4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蜂蜂王、工蜂,假设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则该蜂王的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