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就会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胞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
A.I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在适宜光照下,给密闭玻璃装置中的小麦提供14C标记的C02,下列对暗反应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14CO2固定后14C直接进入C5中
B.C02固定的同时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3中的化学能
C.暗反应产生的14C6H12O6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再产生14CO2
D.光照强度突然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02吸收量(mg/lOO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02释放量(mg/lOOcm2叶▪小时)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80 | 15 |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lOOcm2叶▪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02量的差值为4mg/lOOcm2叶▪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