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
下列对动物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DNA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对该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观察并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下表不填写,只作为统计用)
| 野生型 | 突变型 |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
雄性小鼠 |
|
| A |
雌性小鼠 |
|
| B |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 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
③如果A=0,B= ,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 (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 , 。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翻译可以发生的细胞部位包括 。
(4)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