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 mL提取液

05 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若Ⅰ 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 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处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1)0.5 mL蒸馏水 控制pH 红粒小麦 低 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 深于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步骤2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因此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湿时间应缩短。 (2)图中X处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处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

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填序号,合成后通过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性。

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

1)在图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元素: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内,物质E________。选用花生种子鉴定物质F时,若不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若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

3)图乙中,化合物b对应图甲中物质________(填字母);若a为核糖,则化合物b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于________中。

4)若化合物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在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查看答案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