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

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 ♂)→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

 

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同源区段,若基因位于Ⅰ上,雌性个体的杂合子与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交配,性状在子代中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分析杂交组合一可知,P:刚毛(♀)×截毛(♂)→F1全刚毛,刚毛为显性性状,B正确;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Ⅱ一l、Ⅱ一2)上,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片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一l片段,C错误;Ⅰ片段为X、Y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通过设计实验判断基因的位置 (1)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正反交实验⇒ ②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即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 纯合隐性♀×纯合显性♂⇒ (2)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②基本思路一: 纯合隐性♀×纯合显性♂⇒ 基本思路二: 杂合显性♀×纯合显性♂⇒ (3)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①设计思路 纯合隐性♀×纯合显性♂⇒F1均为显性,再杂交⇒F2 ②结果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6的基因型为BbXAXa

B.如果II 7和II 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若III11和III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查看答案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

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

B.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外孙女的概率为0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

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

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其X染色体上,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中(A+T)/(C+G)的比值为1

B.上述实验相关基因分离时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

C.摩尔根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白眼基因的出现是由于红眼基因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改变

 

查看答案

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