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8层磷脂分子层

D①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无机盐和蛋白质

 

C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①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无机盐和蛋白质,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的组成与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 【名师点睛】氧气(二氧化碳)从外界进入(排出)细胞内经过的途径: O2 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 CO2 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Na+、K+以离子通道蛋白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查看答案

关于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得病

 

查看答案

排出人体代谢产物的器官主要是

①肺  ②肾脏  ③泪腺   ④大肠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合成糖原所经过的途径是

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

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

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