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3)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成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若排除酶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4)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试剂03g/mL 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菠菜叶表皮。镜检时发现表皮细胞         部位呈红色。在装片中观察一个细胞首先发生质壁分离的部位是         。若改为试剂F处理菠菜叶表皮。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检时发现             

5)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遭到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的       (试剂)。在层析液中分离的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从下到上依次是              。其中色素带最宽的是          ,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6)为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某同学把撕取的菠菜叶片带叶肉的下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未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修改其主要的方法步骤:           

 

(1)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切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液 (3)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或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物在高温下性质发生了变化,呈现棕色 (4)细胞壁与原生质层(或细胞膜)空隙 细胞的边角部分 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 (5)CaCO3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6)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先滴加清水并盖上盖玻片;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叶肉细胞 【解析】(1)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在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振荡均匀后,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再振荡就会出现紫色现象.如果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会因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导致溶液颜色呈蓝色.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导致色素量偏少. (3)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或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物在高温下性质发生了变化,呈现棕色。 (4)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应该用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加一些红墨水处理菠菜叶表皮.由于红墨水色素分子属于大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所以镜检时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应该呈红色.质壁分离应该首先出现在细胞的边角部分.若改为质量浓度为0.8g/mL蔗糖溶液处理菠菜叶表皮,由于溶液浓度过大,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5)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防止研磨时叶绿素遭到破坏的试剂是CaCO3.由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最慢,所以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最下端的是黄绿色.由于叶绿素a的含量最高,所以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 (6)为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其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应该是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先滴加清水并盖上盖玻片;观察时应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叶肉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得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转换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吸收与自身呼吸作用产生。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u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LX

1K

01

01

01

01

2K

027

044

061

078

1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2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原因是          

3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实际光合量027umol/h,植物从外界吸收CO2量为     ,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设外界CO2浓度为54u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umol/h。

 

查看答案

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的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填“>”“=”或“<”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暗反应中C3转变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叶绿体        填“内”或“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填“>”“=”或“<”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 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比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 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 h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查看答案

表示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1、P2、M1、M2

B乙种方式P1和M1、P2和M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查看答案

如图中①~④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B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C基因突变发生在②→③的过程中

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的过程

 

查看答案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对应在图②中的BC

B此细胞正常分裂产生AB染色体组成细胞的概率是0

C图①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