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干旱对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保持土壤水分适宜,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2-8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B.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C.干旱可能影响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D.土壤水分长期过多也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2y﹣z﹣x/6[g/(cm2•h)](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运动和枝叶摆动而移动。下图表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斑照射前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含量增加
C.AB段两曲线说明CO2量对O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D.20s时影响氧气释放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
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C.c-d段密闭钟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 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 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 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