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是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用于癌症治疗的鼠—人嵌合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

下面是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用于癌症治疗的鼠—人嵌合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____________,设计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鼠淋巴细胞中使其________。在Ig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中,人和鼠的基因要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图中嵌合载体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___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终止子是________的终点;嵌合载体中还应含有____________,以便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

3图中的“抗体分泌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是否得到表达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4在制备单克隆嵌合抗体过程中要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嵌合抗体的功能 嵌合抗体的结构 表达(1分)同种限制酶(1分)(2)RNA聚合酶(1分)转录(1分)标记基因(1分)(3)浆细胞 抗原—抗体杂交 (4)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析】(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嵌合抗体的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进一步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一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鼠淋巴细胞中使其表达,在Ig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中,人和鼠的基因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图中嵌合载体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终止子是转录的终点;嵌合载体中还应含有标记基因,以便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 (3)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检测目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是否得到表达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在制备单克隆嵌合抗体过程中要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考点定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1、白质工程的过程:(1)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2)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极熊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北极熊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调节机制。

2BAT细胞内的UCP­1基因的表达与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有关。

3有氧呼吸所需的ATP合成酶大量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进入线粒体的UCP­1蛋白,导致H外渗而消除跨膜的H梯度,线粒体虽能继续产生CO2和H2O,但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成为热能。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北极熊通过上述__________调节方式引起BAT细胞内的____________,从而实现了产热增加,维持了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1假设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Ⅱ­3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3与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资料二: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3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其他人均正常,则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源于他的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体内基因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了突变。医生建议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__________性胎儿,以降低发病率。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十字花科植物A的CO2同化过程。图乙和图丙表示景天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细胞内同化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B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植物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植物B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存的干旱环境相适应,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

图1为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图2是已知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①~⑤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生物圈维持稳态的重要因素

B增加图中A、D、E等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图2中,若生产者有10000 kg,则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有100 kg

D图2中的戊、丁分别属于图1中的A和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