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提示: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灰身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F1灰身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F2的灰身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段,则可选择表现型为腿部_______________的雌性亲本与表现型为腿部___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进行杂交。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位置和显隐性均答对得分)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BbXdYD 1:8 (3)0 1/2 (4)无斑纹 有斑纹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出果蝇灰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控制毛的形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中,亲本基因型为BBXDYD×bbXdXd,因此F1灰色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YD,雌果蝇基因型为BbXDXd,F2的灰色刚毛果蝇中有雌性和雄性,分别可以表示为:雌性(包括1/16BBXDXd、2/16BBXdXd),雄性(包括1/16BBXDYD、2/16BbXDYD、1/16BBXdYD、1/16BbXdYD),其中只有BBXDYD是纯合子,因此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8.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说明该雄蝇的基因型是X-YB,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实验一的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b,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BXb、XBYb,子二代无XBYB;实验二亲本基因型是XBYB、XbXb,子一代基因型是XBXb、XbYB,子二代中XBYB+XbYB=1/2.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为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段,可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雄性亲本表现型为腿部有斑纹进行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若为伴X(Ⅱ段)遗传XhXh×XHY,后代雌性全为腿部有斑纹XHXh,雄性全为腿部无斑纹XhY;若为X、Y同源区段(Ⅰ段)的遗传,XhXh×XHYH,后代雌雄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XHXh、XhYH.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__________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_______填“是”、“不是”极性运输。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置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线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上图,分析可知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c点时,根据细胞中产生ATP的非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_________来表示,也可用图丙中e—j六个点中的__________表示。

3若光照一直存在且不变,则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每100 cm2叶片光合作用所消耗CO2的量为___________mmol。用分数表示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25℃,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据图所知经过24h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增加、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的

B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元素营养

C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D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