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平均重量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和被捕时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 (2)65%;35%;60% (3)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 (4)D 【解析】 试题解析: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平均重量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分析可知: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 基因库,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基因重组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 (35×2+60)/200 ×100/100=65%,a的基因频率是(60+5×2/200)×100/100=35%,Aa的基因型频率为 60/(35+60+5)= 60%。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共同进化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和被捕时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马鹿的进化速度与苔原狼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D选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肌肉细胞                  B肺泡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造血干细胞

2图中过程①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还需要的          进行催化以及能量。

3过程②中,核糖体在物质b上的移动方向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5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则两种基因所得物质b的长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

5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_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________分裂。

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在1、2、3、4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假如没有发生变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为    

A5个、4个                         B10个、8个

C5个、2个                         D25个、2个

 

查看答案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科学发现过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

C实验法                                  D模型构建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