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玉米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40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染色单体具有35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5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5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肠激酶与胰蛋白酶原的特定部位结合以发挥效应

B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

C图中环状结构形成的原因与二硫键直接相关

D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别在37℃、pH=7的条件下处理同样大小的蛋白块时,前者消失的较快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的西瓜无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联会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呈现9→18→9的周期性变化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HIV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传递时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A~I表示减数分裂

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

实验
 

内容
 

试剂
 

处理目的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体积分数50%酒精溶液
 

脂肪颗粒相互分散,便于观察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RNA分布
 

质量分数8%盐酸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活性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质量分数10% NaOH溶液
 

碱性环境,便于酵母菌细胞呼吸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质量分数15%盐酸、体积分数95%酒精
 

洗去多余醋酸洋红溶液,便于观察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