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推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的实验依据是(  )

A.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 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为1∶1

D. 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B 【解析】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只能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不能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这一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这属于测交类型,仍不能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能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是最早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植物(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

B.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C.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D.图③和图⑤所示细胞中,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

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孩子,通常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D.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查看答案

某种着色性干皮症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相关染色体DNA发生损伤后,未能完成下图所示的修复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

B.酶或酶功能异常或缺失都可导致患病

C.完成过程③至少需要2种酶

D.该修复过程的场所是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