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 2 1

 

C 【解析】 试题分析:其演绎的过程就是设计测交实验,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假说内容之一,A错误。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之一,B错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演绎内容,C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 2∶ 1,属于表现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后进行漂洗可洗去多余的染色液

B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特点可作为区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C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以便于卡诺氏液的固定

D通过对装片中不同细胞的观察或同一细胞的持续观察可以识别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查看答案

有关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具有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细胞内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D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DNA的复制

D进入过程c的细胞,某些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逐渐凋亡

 

查看答案

下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