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 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B.在发酵的最后程...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

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B.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C.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D.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

 

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发酵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红色的物质,A错误; B、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并没有加入红色的食用色素,B错误; C、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红色,C正确; D、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无色的,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有关种群和生态方面的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表甲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4组实验,用lOOO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甲.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是甲中_______组的结果.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故供氧较少.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乙,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____个/mL.

(2)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是103kJ/(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代表生理过程是_______

②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③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④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103kJ/(m2•y).

 

查看答案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果蝇做了下列实验:

(1)该小组做染色体组型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_______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2)在实验中,该小组偶然发现了一只棒眼维果蝇,于是他们用野生型圆眼雌果蝇(纯合子)与该棒眼雄果蝇杂交,再将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①所示.设圆眼、棒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由B、b表示.

①根据图中信息,显性性状是_______,推测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

②如果上述推测正确,并考虑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有关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的种类可能为______________种.

(3)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准备对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进行初步定位(即探究该基因在如图所示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I,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①让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填“棒眼”或“圆眼”)雌果蝇;

②让步骤①得到的个体与_______(填“棒眼”或“野生圆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棒眼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

 

查看答案

受体可以存在于突触前膜,也可存在于突触后膜,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称为突触后受体,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可以作用于突触后受体,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进而引起血管收缩;NE较多时,还可以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E的继续释放,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

(2)实验室饲养的小鼠因食物中碘元素长期偏少,其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_______,适时补充碘元素并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后,理论上该小鼠体温在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与正常小鼠的体温相比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相同”).

(3)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偏少时神经纤维上Na+﹣K+运输载(ATPP酶)的活性降低,神经纤维发生兴奋后,膜内Na+浓度将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兴奋前静息状态时膜内 Na+浓度.

(4)多吃西瓜有利于排尿,原因是西瓜汁使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MA,“→”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物质II的原料是_______,III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VI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2)据图可知,III在II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编码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3)据图可知以II为模板合成物质IV过程需要_______运输氨基酸;

(4)据图可知,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

(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图是细胞模式图和细胞中的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与丁图所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所示细胞与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结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

(3)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甲与丁,观察甲与观察丁相比,观察甲需要_______(“较大”、“较小”、“一样”)的光圈;

(4)乙图中的5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丙图中,A的名称是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当细胞发生癌变其细胞膜上的_______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在体内容易_______

(6)若丁图所示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则该细胞的分泌物很可能是_______,参与该物质加工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所示细胞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