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DNA,RNA和ATP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B 【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A正确;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有20种,核酸有4种脱氧核苷酸,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其排列顺序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DNA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ATP中含有核糖,故它们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参与,C正确;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故它们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性激素为固醇类,属于脂质,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 【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DNA与RNA的异同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作用,细胞中不同化合物的含量不同,核酸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增加油葵种子中的含油量,科学家尝试将花生中的酶A基因导入油葵细胞获得转基因油葵新品种。

1为获取目的基因,可从花生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__,经逆转录形成cDNA。以此c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构建重组DNA分子如图所示最好选用__________限制酶,目的是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大肠杆菌细胞中没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将构建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______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4剪取油葵的叶片放入浸染液中一段时间后,经过筛选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最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培育成转基因油葵植株。此种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如果将该酶A的20位和24位氨基酸变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将提高2倍。通过蛋白质工程对酶A进行改造,所需步骤有______________

a蛋白质的结构设计                   

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c蛋白质结构的定向改造               

d酶A基因的定向改造

e将改造后的A慕因导入受体细胞    

f将定向改造的酶A导入受体细胞

6经过种植转基油葵发现,虽然转因油葵种子含油上升,但是抗灰菌的能力丢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植物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花的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对不同类型花色的两种植株讲行如下研究:

1通过第一组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对于第二组出现的现象进行假设,你认为不符合该现象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A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        

B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

C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雄配子死亡            

D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雌配子死亡

3已知H基因能使该植物开黄花,并且H和A或a共存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通过研究第三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有3种情况:

①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情况;

②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情况;

③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情况。

 

查看答案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分解程度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填“高于”或者“低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2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________并计算平均值。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当叩击膝关节下肌腱时,引起肌纤维收缩,使肌梭可感受肌肉变化的梭形结构感受到刺激而发生神经冲动,最终引起伸肌传出神经元兴奋和屈肌传出神经元抑制,从而引起相应肌肉进行运动,完成膝跳反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屈肌传出神经元和伸肌传出神经元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当传入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膜外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

3在膝跳反射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两种突触类型。

这两种突触中均含有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主要与_______细胞器有关。突触后膜上存在不同___________,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乙表示神经元静息时的膜电位,膝跳反射发生时,5、6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依次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较强光照和较低C02浓度下,叶绿体可以消耗一定量的02并产生C02,这一过程称为光呼吸,该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关系如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反应过程,X、Y表示参与反应的不同物质。

1图中X、Y依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在较低C02浓度时叶绿体中能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中所示过程②③都利用_________做原料进行反应,研究发现,催化过程②和③的是同一种酶,CO2和02会竞争此酶的同一活性位点。因此,当细胞中02浓度升高或C02浓度降低时,过程②的反应速度会_________________

3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的需要,能量过剩可对叶绿体造成伤害,在强光下,暗反应可以消耗掉过多的_______________,从而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4与光呼吸相区别,人们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ATP产生和消耗角度分析光呼吸和“暗呼吸”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