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玉米非甜味(A)对甜味(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

玉米非甜味A对甜味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

1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           。甲和乙      能/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                 

2若让乙和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非甜糯性玉米占      ;除去甜味糯性玉米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玉米占           

3在上述F2中取出一粒非甜糯性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成植株。若探究其是否为纯合子,可与品系   进行交配实验,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该植株为杂合子。如果用该杂合子的非甜糯性个体自交,发现产生的配子中有Aab的类型,则推测可能是在         分裂中发生了异常。

 

(1)甲与丙、乙与丙 不能 甲与乙之间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2)1/16 1/5(或 3/15) (3)乙 非甜(非檑性)玉米:甜(非檑性)玉米,1:1 减数第一次分裂 【解析】(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只有选甲×丙或乙×丙,才会出现一个个体中存在等位基因。由于甲与乙之间只有非甜(A)和甜(a)一对相对性状,所以甲和乙不能作为亲本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2)乙和丙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的F2,则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非甜糯性玉米(AAbb)占1/4×1/4=1/16;F2中甜味糯性玉米(aabb)所占比例是1/4×1/4=1/16;F2中除去甜味糯性玉米(aabb)后,剩下的是非甜非糯(A_B_)、非甜糯性(A_bb)和甜味非糯(aaB_),这部分玉米在F2中所占比例是1-1/16=15/16,能稳定遗传的每种表现型分别占1/16,因此除去甜味糯性玉米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玉米占(1/16+1/16+1/16)÷15/16=1/5。(3)在上述F2中取出一粒非甜糯性种子,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若探究其是否为纯合子,可与品系乙(aaBB)进行杂交试验。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甜(非檑性)玉米:甜(非檑性)玉米=1:1,说明该植株为杂合子(Aabb)。如果用该杂合子的非甜糯性个体自交,发现产生的配子中有Aab的类型,则推测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中发生了异常,即含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有: ①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③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F1产生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若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直接原因是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B核苷酸种类的多样性

C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D氨基酸分子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C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进化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D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3%,47%           D76%,24%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得到的优良品种为纯合子

B多倍体育种的育种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C单倍体育种可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培育的幼苗

D家畜和青霉菌都可通过诱变育种来培养新品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