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肠上生长出无数的息肉(腺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肠上生长出无数的息肉腺瘤,这些腺瘤如不治疗,最终100%会发生癌变,成为结肠直肠癌。患病个体的APC基因中发生了一个单碱基突变,从而使其翻译产物中第147位的精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已知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分别为CGC、CGU、  CGA  、CAA CAG。请分析回答腺瘤问题:

1患病个体APC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II9与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III8和III9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③III8色觉正常,他与一个正常女性婚配,生了一个儿子,既患该单基因遗传病有红绿色盲。现又符合生二胎的条件,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调查表明某地区大约每3600个人中有一个该单基因遗传病患者。若III9与当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孩发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G//C(1分) (2)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分) ②2/3 1/9 ③9/16 ④1/183 【解析】(1)由于发生了单碱基突变,比较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可以推知,精氨酸的密码子为CGA或CGG,突变后的密码子为CAA或CAG,总之,密码子由G替换成了A,则对应基因片段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为G//C。(2)①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正常,而他们的儿子8号患病,则该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1号母亲患病而她的儿子5号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故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I-1号的基因型是aa,II-4号的基因型是Aa,II-5号和II-6号的基因型都是Aa,III-9号的基因型是AA或Aa,比值为1:2,即与II-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III-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比值为1:2,III-8号与III-9号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3×2/3×1/4=1/9。③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b,由题意可知,III-8号的基因型为XBY,与正常女性生下一个既患该单基因遗传病又红绿色盲的孩子,所以III-8号的基因型是AaXBY,女性的基因型是AaXBX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3/4=9/16。④根据题干可知,在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3600,求得a=1/60,A=59/60,正常中是杂合子的概率为:Aa/(AA+Aa)=2/61,Ⅲ9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因此Ⅲ9 与当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孩发病的概率为:2/61×2/3×1/4=1/183。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的判断和相关概率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与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C、20°C和30°C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汽包数目,结果如图1所示。图2用来测定伊乐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图3是伊乐藻在密闭容器中测定的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1中b点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b点生物学含义相同的是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点,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__________移动。

2要测得伊乐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如图2;一组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一昼夜伊乐藻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点,一昼夜伊乐藻中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查看答案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其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两种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形式错误的是

A两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波动幅度减小说明了信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模式中,错误的是

A在人体内甲图中的A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B乙图中碳元素在ABC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D

D乙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快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