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哺乳动物(2N=16)的两个细胞(染色体DNA均被32P标记),标记为A和B(...

某哺乳动物(2N=16)的两个细胞(染色体DNA均被32P标记),标记为A和B(A进行有丝分裂,B进行减数分裂),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后期(A、B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1、A2和B1、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l和A2均有l6条染色体含32P

B.B1和B2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32P

C.A1和A2中含4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

 

C 【解析】A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A1、A2)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该过程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A1和A2均有16条染色体含32P,A正确;B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B1和B2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32P,B正确;A1和A2中含2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A1所含的性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B2所含的性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信号肽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进入到内质网腔内的蛋白质会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D.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包裹着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囊泡,然后将其直接运输到细胞膜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动物细胞工程的关问题。

(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                   、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组织细胞分散开使用的酶是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是       (液体、固体)培养基。

(4)动物细胞融合时可使用        诱导因素进行融合,也可使用电激的方法。

(5)单克隆抗体优点:可大量制备、       、灵敏度高。

 

查看答案

下表为1 000 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

序号

培养基组分

牛肉膏

5.0 g

蛋白胨

10.0 g

NaCl

5.0 g

H2O

定容至1 000 mL

据表回答:

(1)该培养基中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组分有       (填序号

(2)该培养基中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组分有        (填序号

(3)该培养基中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无机盐的组分主要有      (填序号

(4)牛肉膏和蛋白胨除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5)若要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还应加入的物质是        。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

    左右时在       附近可进行倒平板操作。

 

查看答案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人或动物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大。科学家将白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进行实验,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作用。

A:用不含碘的饲料饲喂三个月后白鼠的甲状腺明显肿大,再用0.26 mg/mL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测定白鼠甲状腺相对质量

B:用不含碘的饲料饲喂三个月后白鼠的甲状腺明显肿大,再用1.30 mg/mL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测定白鼠甲状腺相对质量

C:用不含碘的饲料饲喂三个月后白鼠的甲状腺明显肿大,再用13.00 mg/mL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测定白鼠甲状腺相对质量

D(对照组):用含正常碘的饲料饲喂个月测定白鼠甲状腺相对质量

实验结果如下:

 

D

A、B、C

(缺碘饲喂三个月后

补碘处理三个月后

A

B

C

甲状腺质量/体重

(mg/100g)

7.99

37.17

15.17

17.85

20.26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C出现甲状腺增生、肿大的原因是:白鼠由于缺碘,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           调节作用机制引起下丘脑分泌的                 垂体分泌               的量增加,进而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3)实验结果分析:A、B、C三组补碘处理组中,补碘处理三个月后,白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__________;是否恢复至正常水平__________(是、否);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研究福寿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等距取样法。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        ,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        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