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提示:右图为果蝇X、 Y染色体同源区段I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I、Ⅱ、Ⅲ区段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均为伴性遗传。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      区段上填“I”“Ⅱ”或“Ⅲ”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在F2的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用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实验二F1中果蝇精原细胞中基因B、D及等位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中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其原因是                        

4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1)常I、II (2)BBXDYD、bbXdXd (顺序可颠倒) 1/3 (3)基因B与b(成D、d)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4)0 1/2 【解析】 试题分析:(1)通过实验一中F2表现型及其比例分析:灰身和黑身在雌、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都为3:1,说明其控制基因性别无关,即B、b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刚毛(D)和截毛(d)在雌、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雌性全为刚毛,雄性有刚毛和截毛,说明这对控制基因与性别有关,可能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II)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上。 (2)根据实验二中F2的雌个体全为刚毛,而雄个体有刚毛也截毛之分,可确定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遗传,所以进一步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BBXDYD、bbXdXd。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F1都是Bb,所以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3。 (3)正常情况下,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只含2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结合题意,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发现3种不同颜色的的4个荧光位点,说明有一条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最可能的解释就是该对等位基因是减一过程中交叉互换导致的。因为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太小。 (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符合要求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_YD,实验一的后代不存在这样的雄性个体,实验二中这样的雄性个体占后代的1/2。 考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结合F2表现型及其比例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尤其是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仅仅根据实验一的结果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必须结合实验二的结果继续分析,最后确定为伴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遗传,而这种遗传方式平时很少练习而不熟悉,希望引起一定的重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光合作用模式图,Ⅰ~Ⅳ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⑤表示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

1I的基本骨架是     ,Ⅲ是        ,②是       

2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④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除了合成淀粉、蔗糖外,还可合成

               至少写出2种

3卡尔文循环产物④大量运出叶绿体,却没有导致叶绿体内磷酸越来越少,补充叶绿体内磷酸的途径是         

4卡尔文循环过程有特定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实现。如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H+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催化C02固定的酶活性下降,但其他大多数酶的活性并未受影响;当减低环境因素Y时,催化C02固定的酶与其他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均降低。由此推测环境因素X、Y分别是                  

 

查看答案

调查发现某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奸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蓝细菌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关系是          

2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案: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P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         ,理由               

②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这一体长鲮鱼的原因是              

4请补充以下罗氏沼虾所在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查看答案

某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2N=36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用Dd、Rr表示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或DdRR

B基因R与突变后产生的r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有可能相等

C基因D和基因R同时存在时,该植物的花色才可能表现为红色,所以基因D和基因R表现为共显性

D在杂交时,需要套袋、授粉和套袋处理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I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查看答案

以下左图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左图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左图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Na+

C.上图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D.上图②处K+通道开放;④处Na+通道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