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

 

A 【解析】 试题分析:成熟的mRNA分子只含有外显子转录的部分,所以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没有内含子,A错误;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B正确;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C正确;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粘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D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 【名师点睛】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用于连接粘性末端和平末端,但连接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都含有标记基因和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故常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B噬菌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可以将重组DNA导入到受体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

C农杆菌可将以其Ti质粒为载体的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以获得相关转基因植物

D采用乳腺细胞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获得乳汁中含有相应的产物的转基因动物

 

查看答案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原则上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只合成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都是分子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查看答案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组,即B、CDEF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

胸腺是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          原因是         

CDE组结果与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          作用。从图1可知,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         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

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         培养液培养细胞。理论上,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         

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查看答案

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2)薇甘菊与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薇甘菊入侵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中         的数量,促进其分解作用。

3)由上表可知,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加而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4)据碳转移模式图分析,途径①是通            实现,途径中碳是以           形式传递,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吨/公顷。

5)红树林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