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        ,图乙是由图甲中d结构放大的模式图,图乙称为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产生的兴奋最终传导到           ,产生痛觉。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通过细胞的     作用,进入突触间隙,这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1)感受器 突触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意思相同即可)。 (3)a、d、e、c 大脑皮层 (4)突触前膜 胞吐 流动性 (5)兴奋或抑制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e所在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在神经中枢上,可知e是传入神经,故f是感受器。图甲中d是传入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相联系的部位,该部位称为突触。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b点在神经纤维上,若刺激b点,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并传给下一个神经元,所以a、d、e和c都可产生兴奋,产生的兴奋最终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后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这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图一中叶绿体的            ,提取色素使用            

2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一中字母表示          。图二中乙到丙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如果在图一中突然停止CO2,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4图一中的物质A是        

5如果突然提高光照强度,图二中的乙点          “左移”或“右移”

 

查看答案

7分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是有丝分裂的___期。

2形成此细胞纺锤体的细胞器是             

3图2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4若此生物个体的细胞发生癌变,化疗时用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DNA复制。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    期。

5若此细胞形成了个体,其体细胞再次发育,全能性表现在          结构上。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表。已知ab=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表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查看答案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途径是 

①突触小泡 ②突触前膜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