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高茎叶腋叶腋指花的位置,高茎、叶腋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B、D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柱形图。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冋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

 

2此实验F1高茎叶腋中的纯合子占     

3有同学认为子代高茎与矮茎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叶腋与茎顶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4矮茎叶腋豌豆产量高,能利用现有F1中四种表现型豌豆,获得纯合的矮茎叶腋豌豆吗?请写出设计思路。

 

(1)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单独分析一对等位基因传递情况,子代中高茎与矮茎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叶腋与茎顶分离比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Bbdd,表现型是高茎叶腋、高茎茎顶 (2)0 (3)没有道理。如果将F1的高茎叶腋自交,则后代的叶腋与茎顶的比应该是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4)能。将F1中矮茎叶腋豌豆(bbDd)自交,淘汰矮茎茎顶,再连续自交并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坐标中直方图可看出F1中高茎∶矮茎= 3∶1,叶胰∶茎顶=1∶1,可推测出双亲豌豆基因型是BbDd和Bbdd,表现型为高茎叶腋、高茎茎顶。 (2)由(1)推断出亲本豌豆基因型YyRr×Yyrr可分析,F1中高茎叶胰(B_Dd)中没有纯合子。 (3)由F1中茎的高矮、花的着生位置两对性状表现及分离比可知,两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要想证明可选用F1中高茎叶胰豌豆自交,统计分析自交后代中叶胰与茎顶的数目及比例,若符合3∶1则说明花的着生位置的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4)要想培育矮茎叶胰豌豆,可直接从F1中选出矮茎叶胰连续自交,淘汰不满足要求的个体,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即可。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名师点睛】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有: ①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③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F1产生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若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豆2N=4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冋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某大豆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     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     ,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大豆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图二育种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     ,这种植株由于      ,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I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    ,其原因是        

②用方法II培育优良品种时,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人体中某DNA片段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     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        填字母

2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                  

3图中⑤所运载的物质⑦的密码子是                   

4已知该DNA片段中含有白化病基因,它与正常基因的        不同,从而导致c无法合成酪氨酸酶。

5白化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途径是                   

 

查看答案

图一表示非洲爪蟾部分染色体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像,其中有一对为性染色体;曲线图表示爪蟾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些细胞可能取自于非洲爪蟾的      器官,判断依据是    

2曲线图中AF段可表示细胞进行      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

3图一①⑤中与曲线图中CD、HI位置相对应的细胞依次是     

4②细胞中发生的变异可能是     ,其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     

5若④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

下列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②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③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因此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④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⑤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⑥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A②③⑤   B②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分离

B制作装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