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属于 育种。水稻某一优良性...

如图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属于       育种。水稻某一优良性状(A)对不良性状(a)为显性,如用第①种方法育种,杂合子Aa逐代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2)第④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红色种皮的花生种子第④种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了一株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其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其原因是                      

(3)能体现细胞具全能性的是方法               (选填①~④)。与方法①相比方法②的优点是  

                                       

(4)通过育种方法⑤培育抗虫棉属基因工程育种,此操作过程中抗虫基因表达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                                          

 

(1)杂交 7/9 (2)基因突变 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变异是杂合子) (3)② 缩短育种年限 (4)DNARNA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⑤列举的五种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1)①属于杂交育种,在杂交育种中,杂种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自交后会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Aa逐代自交3次,由于每次要淘汰aa,所以自交1次,淘汰后的后代中AA占1/3,Aa占2/3;自交2次,未淘汰时后代中AA:Aa=3:2,所以淘汰后AA占3/5,Aa占2/5;自交第3次,未淘汰时后代中AA:Aa=7:2,所以淘汰后纯合子AA占7/9。 (2)第④种育种方法是利用失重或宇宙射线进行人工诱变,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说明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3)由于在单倍体育种中,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植株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4)抗虫基因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实现的,所以抗虫基因表达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考点:育种原理 【名师点睛】正确判断生物育种的方法和过程 (1)不能区分花药离体培养与单倍体育种的关系。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只得到单倍体,只有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才能得到纯合植株。 (2)不明确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筛选方法。植物杂交育种一般用自交,动物杂交育种一般用测交。 (3)此类问题还常因不能准确选择育种方法而出现失误,如“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查看答案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查看答案

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或AAG;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根据已知条件,你认为基因模板链上突变后的脱氧核苷酸和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分别是

选项

A

B

C

D

基因模板链上突突后的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替代赖氨酸的氨基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至c、b、a点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⑧,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