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核孔可以让蛋白质自由通过

 

C 【解析】 试题分析: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根据题意,房颤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故其成因与核膜内外的物质交流异常有关,A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核孔数,B错误;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C正确;D.核孔具有选择性,通过改变核孔直径的大小选择性地让蛋白质通过,D错误。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睛】易错点 1.真核细胞内核孔有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等功能有关。 2.核孔在物质进出细胞核中具有选择性,是通过改变核孔直径的大小实现的,需要消耗能量。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90个,则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个和400            B400个和510

C.2个和510              D.2个和490

 

查看答案

假设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288个,占全部碱基的24%,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为   

A24%;312          B26%;312

C13%;156          D12%;144

 

查看答案

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    D.24%和30%

 

查看答案

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 分子中含氮碱基的列排列顺序   D.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导致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面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疟原虫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且核DNA上基因的表达形式是边转录边翻译

C.若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